基本情況
意大利共和國的大部分國土位于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上,屬地中海國家,北部同法國、瑞士、奧地利及斯洛文尼亞等國接壤,三面環(huán)海,領土面積為30.1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7000多公里。
意大利人口6011.4萬人(2009年)。氣候可分為大陸性和海洋性兩大類。大部分地區(qū),包括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屬地中海氣候,且有明顯的亞熱帶氣候特征,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意大利工業(yè)以食品、服裝、電子、通訊、建筑、醫(yī)藥和出版等為主。旅游業(yè)及服務行業(yè)在本地區(qū)的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意大利紡織產業(yè)概況
產業(yè)規(guī)模和特點 紡織產業(yè)是意大利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產業(yè),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截至2008年底,意大利紡織和服裝業(yè)共有企業(yè)56608個,從業(yè)人員50.82萬人,銷售收入541.16億歐元,占意大利制造業(yè)總生產量的7.3%,創(chuàng)造的附加值占8.4%,從業(yè)人員占11.6%。
意大利紡織產業(yè)鏈非常完善。從原材料加工、紡紗、織布、染色、后整理,到針織、家紡、襪類和成衣等,品種齊全,上下游配合協調。并且大、中、小型企業(yè)合作共存、協調發(fā)展,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體系:大型企業(yè)以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面料和加工質量聞名,其品牌遍布全球;中型企業(yè)則以靈活性為特色,小型企業(yè)致力于在一種或幾種產品上"專、精、特、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意大利經營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喜歡在最優(yōu)質的國際分銷市場上推廣產品,并且在最前沿的國際媒體上來為產品做廣告。
高度發(fā)達的產業(yè)集群是意大利紡織產業(yè)的主要組織形式。其中比較著名的產業(yè)基地有:米蘭(Milano),時尚之都,以設計、展示、商店、時裝節(jié)等聞名全球,引領時尚潮流;比耶拉地區(qū)(Biella),以毛紡業(yè)為主;普拉托地區(qū)(Prato),以毛紡業(yè)為主;科莫地區(qū)(Como),以絲綢行業(yè)為主;卡爾皮地區(qū)(Carpi),以針織毛衣為主;特雷維索地區(qū)(Treviso),以針織產品為主。
這些產業(yè)集群各具行業(yè)規(guī)模經濟和公司間協作的特色。生產商普遍維持小到中型經營規(guī)模,高度專業(yè)于縫隙市場。但也不乏跨國集團公司,尤其在奢侈品細分市場上,在其分銷體系中呈垂直型整合模式。
進出口貿易 在歐洲,意大利的紡織產業(yè)一直處于龍頭地位,其銷售收入占到歐盟27國的26.9%,企業(yè)數量占到歐盟27國的40.0%。同時,意大利還是全球紡織品服裝設計、生產和出口強國,在高端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整個行業(yè)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占制造業(yè)比例接近8%,在意大利制造業(yè)中,貿易順差排名第三(第一位是機械制造業(yè),第二位是橡膠、塑料和非金屬礦石業(yè))。見表:
2007-2008年意大利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統(tǒng)計 單位:億美元
年份 進口 出口
合計 紡織品 服裝 合計 紡織品 服裝
2007 252.89 93.74 159.15 398.68 166.19 232.49
2008 263.91 90.809 173.11 411.14 160.36 250.78
增長% 4.36 -3.13 8.77 3.13 -3.51 7.87
數據來源:www.wto.org
主要進出口商品 意大利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和進口均以成衣、面料、紗線和針織品為主,除家用紡織品和毛條外,其他大類產品均實現貿易順差,且主要來自于成衣和紡織面料。
主要市場 傳統(tǒng)的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瑞士等)、北美、日本和中國香港等。隨著金磚四國的崛起,俄羅斯和中國成為新興的出口市場。特別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傳統(tǒng)出口市場連續(xù)疲軟下滑,俄羅斯和中國轉而成為意國出口增長的亮點。
近年來,由于國內消費持續(xù)低迷,中低檔的進口產品不斷增加,在同等檔次的產品中,消費者更愿意選擇價廉物美的進口產品。因此,意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不斷增長。中低檔紡織品服裝主要來自中國、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家。
意大利家用紡織品市場簡介
意大利家紡市場主要經營地毯、床上用品、帷幔及裝飾布、窗簾、三巾(餐巾、手巾、毛巾)、臺布等六大系列產品。據統(tǒng)計,在整個歐洲家紡消費市場中,德、英、法、意和西班牙五國集中了歐洲家紡市場的絕大部分,而意大利家紡市場占到歐洲市場的近10%。
近年來,意大利家紡市場進口逐年擴大,其中床上用品、臺布、三巾和裝飾布的進口增長顯著。中國、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巴西是其主要進口國。
目前,歐洲家用紡織品市場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專業(yè)零售商、專業(yè)商店、批發(fā)商、百貨商店、郵售商、超級市場、地攤市場、進口組織和進口商等。獨立的零售商和超級市場是家用紡織品最重要的零售形式,其次為百貨公司。
但在意大利,家紡產品一般不在超級市場出售,而主要在專業(yè)商店出售,并占全部銷售量的一半以上。意大利家紡市場可分為高中低三大層次。低檔品市場容量較大,占40%,其特點為價格競爭激烈,供貨國為低工資成本的國家,如土耳其、巴西、中國等;中檔品市場,由于受到低檔品市場的壓力,市場規(guī)模逐步縮小,供貨國主要為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等;高檔商品市場主要被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占據,該市場注重營銷組合,專營名牌流行家用紡織品,市場量為20%左右。通常,專業(yè)零售商、百貨公司、批發(fā)商是高檔品進入市場的特有渠道;郵售商和批發(fā)商(有時)是中檔品的銷售渠道;超級市場和郵售商(有時)則成為低檔品的銷售渠道。
中意紡織品服裝貿易概況
近幾年中意雙邊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活躍,均呈兩位數增長。從產品看,我國出口到意大利的主要有服裝及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山羊絨等;從意大利進口的商品主要有高檔服裝、時裝、紡織面料及輔料等。見表:
中國對意大利紡織品服裝進口統(tǒng)計 單位:億美元 %
年份 紡織品 同比 服裝 同比 合計 同比
2007 4.56 18.04 2.38 47.53 6.94 26.71
2008 5.01 9.87 3.9 64.05 8.91 28.42
2009 4.21 -15.96 3.32 -14.89 7.53 -15.49
2010.1-6月 2.34 13.13 1.83 29.94 4.17 19.94
中國對意大利紡織品服裝出口統(tǒng)計 單位:億美元 %
年份 紡織品 同比 服裝 同比 合計 同比
2007 14.95 22.96 25.9 12.42 40.85 16.06
2008 18.5 23.74 34.44 32.98 52.94 29.6
2009 15.23 -17.67 31.61 -8.22 46.84 -11.52
2010.1-6 10.44 42.65 15.49 8.56 25.93 20.12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yè)協會統(tǒng)計中心
中國對意大利出口紡織品服裝占意大利進口紡織品服裝的比例(%)
年份 紡織品 服裝 合計
2007 15.95 16.27 16.15
2008 20.37 19.89 20.06
近年來,中國對意大利高端時尚用品的巨大購買力引起了意大利政府、行業(yè)和企業(yè)的重視!兑獯罄麌H貿易部2008-2010年對外促進活動總綱》指出,服裝和時尚類產品是意大利在全球具有競爭力的4A類產品之一,其對外貿易活動三年期間的重點將放在巴西、印度、俄羅斯和中國。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作為隸屬于意大利國際貿易部的貿促機構,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在中國設有6家分支機構,除了北京之外還有上海、廣州、南京、成都及香港。其職責主要是推動意大利企業(yè)在中國業(yè)務的開展和中意貿易之間的交流。
目前,中國是意大利紡織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市場對意大利出口產品的價值比任何其他出口市場要高50%以上,并且還在成長,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