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出口難中求穩(wěn)
1月13日,眾人關注的海關統計終于出爐:去年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5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8%。四顧寰球,中國的外貿看上去還不錯。
只是,與前幾年相比,這次年度外貿數據勾顯了下行曲線:出口增幅同比減緩8.5個百分點,繼去年11月出口首現7年來的負增長后,12月又下降2.8%。外貿走向的逆轉,說明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實體經濟的沖擊日益顯現,外貿尤其是出口面臨的形勢愈趨嚴峻。2009年出口增速可能大幅下滑,部分行業(yè)甚至會出現負增長。
出口“快車”速度陡落,主因是金融危機,也有一定的短期因素,近幾個月國家數度調整出口退稅率,政策調整預期造成部分企業(yè)延期出口。但總的看,隨著這場危機蔓延擴大,外貿穩(wěn)定增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是外需疲弱將持續(xù)較長時間,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增長預期,受此影響,企業(yè)訂單萎縮,出口不容樂觀。我國出口近60%直接或間接面向美歐日市場,這三大經濟體陷入深度衰退,短期內恐難復原,而通過其他市場彌補由此損失的出口要付出艱苦努力。二是貿易保護主義會進一步抬頭,世界經濟低迷,國際市場收縮,更易誘發(fā)摩擦。三是進出口貿易風險增大,經濟不景氣造成不少進口商和經銷商融資難,一些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收購,部分國家和地區(qū)信用惡化,勢必增加我外貿企業(yè)履約和結算風險。
據透露,2009年我國外貿增長將力爭與GDP同步。在當前情勢下,完成這一目標何其艱難!不過應看到,穩(wěn)外貿仍有一些利好:國家正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外貿領域亦有一系列扶持措施,政策效應有所顯現;我國傳統出口產品有較強競爭力,外需下降對需求彈性小的消費品影響相對較小,進口國居民收入縮水,我國紡織品、箱包、鞋類等勞動密集型日用消費品在性價比方面有優(yōu)勢;盡管對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的難度在加大,但還有一定的拓展空間。
國際金融危機至今未見底,保出口尚需繼續(xù)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并更多激發(fā)市場機制的作用。外部環(huán)境趨緊,必須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增長的立足點,但絕不能忽視和放松外需。內需和外需都是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如果出口大落,會帶來企業(yè)投資需求、就業(yè)、職工收入乃至國內消費的下降,進而影響內需基礎。在保出口的同時,應積極擴大進口,包括引進國外技術,培育先進生產力和新的出口能力。此外,我國出口的55%來自外資企業(yè),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投資也帶動了大量出口特別是機電產品出口,發(fā)揮好外資、外經對出口的拉動效用,今年當有更大作為。